原创

Redis 入门(1)


  • web数据库演变过程

  1. 单机Mysql的纯真年代

90年代,一个网站的pv(Page View),uv(Unique Visitor),及ip访问量并不大,单实例Mysql(Oracle)可以轻松应付。 那时流行MVC经典三层架构 查看大图

存在问题: 1.数据总量过大时,一台机器放不下。 2.数据的索引(B+ Tree)一台机器内存放不下 3.数据访问量(读写混合),单实例不能承受

  1. Memcached(缓存) + Mysql + 垂直拆分

后来,随着网站访问量上升,Mysql架构网站在数据库上出现了性能问题。人们开始使用缓存技术缓解数据库压力,优化数据库结构和索引。比较典型的有通过文件缓存缓解数据库压力。并且垂直拆分Mysql实例 查看大图

  1. Mysql主从复制,读写分离

随着数据库写入压力,读写混合在同一个库中让数据库不堪重负,这时,大部分网站开始使用主从复制,读写分离模式提高了数据库性能(主库写入,从库读出)。Mysql的master-slave模式开始流行起来查看大图

  1. 分表分库+水平拆分+Mysql集群

在此基础上,Mysql的主库写入的压力开始出现瓶颈,*由于Mysql引擎MyISAM使用表锁,在高并发下会出现严重的死锁问题,许多应用的Mysql引擎更换为行锁的InnoDB。*同时,Msql也推出了表分区及Mysql Cluster集群。这在高可用上带来了保证。 查看大图

  1. Mysql的扩展性瓶颈

对于大文本字段,导致数据库表非常大。Mysql的扩展性不好(需要有更复杂的技术实现),大数据下IO压力大,表结构改变困难。

  1. 今天的架构

查看大图

客户端--->企业防火墙-->负载均衡(主)服务器(例:Apache,Nginx)--->应用服务器(例:Tomcat,Jetty)集群-->Mysql(Oracle)集群-->hoodtop服务器...

  • web2.0+ 互联网背景下,Nosql的产生背景

网络爬虫兴起与互联网浪潮下的变革。

redis
基础
  • 作者:管理员(联系作者)
  • 发表时间:2020-03-19 10:22
  • 版权声明:自由转载-非商用-非衍生-保持署名(创意共享3.0许可证)
  • 公众号转载:请在文末添加作者公众号二维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  评论

    留言